《文汇报》:“我和桑德尔有什么异同”

发布日期: 2014-06-09   作者: 文汇报记者 李征 黄纯一  浏览次数: 37
  早在两个多月前,84岁高龄的著名学者李泽厚将来华东师大开设“伦理学研讨班”的消息,就已在国内学术界广为传播。昨天上午9点半,备受期待的第一课终于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讲,足足持续了两个多小时。准确地说,“第一课”不是正式授课,也非演讲,而更像是一堂师生之间的自由讨论。组织方要求所有与会者必须事先细读三本李泽厚的伦理学著作,有人戏言:这可能是国内“门槛最高”的公共研讨课。
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郁振华认为,作为20世纪后半期中国为数不多的原创思想家之一,“李泽厚先生一直在自己的问题领域中深入地推进思考,对当今的学界是一个激励。”郁振华是昨天这第一堂课的主持人,但他称自己只算是李老师的“助教”。
  他回忆起李泽厚先生第一次来华师大讲演的情景:1985年,他还是华师大大一学生,那时李先生来华师大作讲演,由于来听演讲的人实在太多,校方换了三次礼堂,“我们男生体力好,一路狂奔换礼堂,这幅场景至今历历在目。”当时身处文化热的时代,大家都热衷于讨论文化问题。郁振华教授回忆,如今的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当时的角色,是“走道里收条子给李先生回答的”。在李泽厚随后的三节课中,童教授也将来做一次“助教”。
  为了这次课,李泽厚于5月6日下午从美国飞抵上海。一开腔,便打趣“希望越大,失望越大,这是普遍规律”,并坦承24小时的航程让他至今还在“倒时差”,“我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不是太好,今天我当然不会睡着,但是反应有点慢。”他说,“我看了份未必对的材料,说三分之一的人到了85岁会患上老年痴呆,我怕我明年就得了这个病。别人看东西‘过目不忘’,现在我看东西‘过目即忘’。所以今年再不来,可能就真的来不了了!答应了4年,这次我就讲4次。”
  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的“正义课”,是李泽厚重述自己伦理思想的一个引子,在昨天的第一课上,他直接向讨论班的学生们抛出了这样的问题:“我和桑德尔的观点有什么异同?”
  同样关注市场社会中的道德与公正,李泽厚认为自己和桑德尔都赞同市场经济下的市场价值,也对市场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有所反思。杰克•伦敦的一篇小说是他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就喜欢拿来用的故事:一个白人雇佣一个黑人一起运鸡蛋,白人雇主节俭勤奋,为了赚钱历尽艰辛,黑人却消极怠工,不屑于赚吃苦钱。最后鸡蛋运到了,但已经臭了。白人只好自杀。
  “什么是道德?赚钱的欲望是否道德?恶是否道德?市场是否要避免恶?”一连串的问题背后,李泽厚真正想讨论的,其实是当社会从市场经济走向市场社会的过程中,道德的涵义及其存在的意义。
  在郁振华看来,公开课用类似桑德尔上课的方式,引导学生们讨论具体的伦理困境,现实性非常强,“市场价值、市场自由、伦理道德,这些都是切中中国现实的大问题。”之后的几讲中,春运、黄牛、代孕等社会话题都将被列入讨论范畴。
  至于李泽厚和桑德尔的不同之处,通过“正义”与“公正”的一字之差可窥见一斑。李泽厚自己解释,他之所以觉得Justice应翻译成公正而非正义,是因为公正更理性,属于桑德尔所代表的西方伦理学,而正义的情感性多一些,“在西方伦理学之外加上了人情,是情理结合的。”
  桑德尔曾经在公开课上举过这样一个例子:一辆火车行驶到了一个岔路口,一条路上站了一个人,一条路上站了五个人。火车司机到底该转向哪一条岔道?即使是桑德尔本人,至今也未给出这道难题的“标准答案”。研讨课上,李泽厚也用这个例子让学生们热烈争论,不同立场的教师和学生甚至争吵起来,争论的话题从道德问题延伸到法律问题。
  对此,李泽厚认为,选择牺牲哪一个人并非旁观者的义务,“虽然司机有可能出于职业道德,牺牲一个人去救五个人,问题是,如果那一个人是司机的亲人,又如何?”在李泽厚看来,用抽象原则去处理具体情境是有问题的,凡事应用具体的社会、历史、人情环境去分析。“至善并非上帝或理性,这是我与桑德尔根本的不同之处。”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文汇报记者 李征 黄纯一)